该研究表明剪接的外显子9 ADRM1通过选择性降解肿瘤抑制因子FBXW7促进肝脏致癌性。
该研究发现FMO2在NAFL/NASH患者和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显著下调。无论是全身性敲除还是肝细胞特异性敲除FMO2,均导致脂肪生成增加以及严重的肝脏脂肪变性、···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PD-1阻断的随机2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辅助放化疗后增加PD-1阻断治疗增加了LARC患者的p···
该研究在ALD小鼠模型中证实了热灭活约氏乳杆菌(HKLJ)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的功效。
该研究通过全面的综合分析,作者发现糖原磷酸化酶脑型(PYGB),作为糖原稳态的主要酶,在CCA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作为人类CCA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该研究通过靶向外泌体生物发生、分泌和PD-L1表达来重塑iRFA后TME,从而恢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减轻HCC的进展和转移。
该研究阐述了一种基于声动力疗法的靶向纳米平台,即负载吲哚菁绿的壳聚糖共轭焦点(ICG@FCS)。
本研究发现果糖抑制 M1 样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生长,揭示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新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多队列分析揭示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样本中古细菌改变,有望成为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假尿苷合成酶 1(PUS1)通过 mRNA 假尿苷化促进肝细胞癌发生,为 HCC 研究提供新视角及潜在治疗策略基础。
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相关,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缩短0.005(相当于端粒缩短0.22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组织起草了《口服药物胃pH依赖性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的密切关联,幽门螺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为一级致癌因子,国内外相关指南均建议对确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该研究包括了来自天津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与健康(TCLSIH)队列的15,263名成年人,广州营养与健康研究(GNHS)队列的1,137名成年人,以及英国生物银行的···
研究显示,每天连续禁食14小时,可改善脂肪肝,这种改善与肠道中瘤胃球菌(R.torques)的丰度上升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定植瘤胃球菌或者口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