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名字是一个与人们早年生活有关的社会标签。先前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长相可以表明他的名字。


2024年7月15日,以色列赖希曼大学Yonat Zwebner团队在PNAS 在线发表题为Can names shape facial appear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调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可能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面部外观会逐渐与与名字相关的社会刻板印象趋同。


使用人类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成年人的面部外观和名字之间表现出一致性,但这种模式在儿童中没有观察到,也没有在儿童的面部数字老化到成人外观中观察到。这种差异表明了个体在成熟过程中获得面孔-名字一致性的发展过程。这表明,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特征不一定是天生的,而是可能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发展起来的。


image.png


脸-名字匹配效应涉及到人类参与者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从人名列表中配对一个人的正确名字的能力,这明显高于概率水平,仅基于面部外观,而年龄和种族等社会经济线索则受到实验控制。提出的解释是,这种效应是由自我实现的预言造成的。这个猜想是建立在名字是一种带有社会意义和期望的刻板印象的概念之上的,最终使人们对特定面孔的“正确名字”最有可能是什么有一个共同的表征。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会将与自己名字相关的特征和期望内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身份和选择中。这一过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面部外观,因为当一个人根据这些期望选择特定的特征时[例如,发型、眼镜、化妆;或间接地,通过其他影响面部外观的行为[例如,面部表情]。脸-名匹配效应背后的假设是,面部外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最终代表人们“应该”的样子。


image.png

成人的平均相似度显著高于机会水平,也显著高于儿童的相似度(图源自PNAS)


尽管如此,许多父母讲述了他们如何提前想好了一个特定的名字,但一旦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觉得这个名字不适合他们,就不得不改变它。类似于bouba-kiki效应[即,将“bouba”这个词与更圆的形状相匹配,将“kiki”这个词与棱角分明的形状相匹配],这样的个人经历提高了婴儿出生时的长相与特定名字“天生”相关的可能性,导致父母给他们起一个与脸相匹配的名字。但到目前为止,这一猜想还没有得到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都能正确地将成人的脸和他们相应的名字匹配起来,显著高于概率水平。然而,当涉及到孩子的面孔和名字时,参与者无法做出准确的联想。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机器学习框架来处理面部图像数据,并发现具有相同名字的成年人的面部表征比具有不同名字的成年人的面部表征更相似。这种相似的模式在儿童的面部表现中是不存在的,从而加强了自我实现预言假说的情况。此外,脸-名字匹配效应在成人中很明显,但在人为地使儿童的脸看起来像成年人的情况下则不明显,这支持了社会发展在这种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总之,这些发现表明,即使是人们的面部外观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名字,这证实了社会期望的强大影响。


参考消息: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5334121


来源 | iNature(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