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仅靠饥饿感,就能延长寿命!
从道教追求“成仙长生”,到北欧神话中的“青春女神伊顿和她的金苹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长寿”有着无尽的向往,但很多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都以失败告终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限制热量摄入可以使老鼠的寿命延长近一倍!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生命是可以延长的”,它逐渐揭开衰老和延长寿命的面纱,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除了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外,在人体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长期热量限制试验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约2年)减少14%的热量摄入可显著改善健康状况,改善衰老标志物和长寿预测指标。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寿命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今天,热量限制仍然是延长寿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此前,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上的研究从基因角度证实了“限制饮食延长寿命”的潜在机制——基因的平均转录延伸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使得转录更容易出错和质量降低,最终会导致身体的衰老;但饮食限制可以减慢基因的转录速度,从而延长10-20%的寿命。
限制饮食的延寿作用(图片来源:Nature)
不过,在过去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更关注“八分饱”的食物摄入量与“长寿”之间的关系。但最近,《Science》期刊的重磅研究Effects of hunger on neur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s slow aging in Drosophila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饥饿感本身就足以延长寿命,而不是食物摄入量影响衰老。
具体来说,饥饿的神经状态可以调节衰老。在限制支链氨基酸(BCAAs)或激活饥饿调节神经元使个体进入饥饿状态后,即使增加食物摄入量也可以延长寿命。
简单来说,只要你感到饥饿,你就开始“延长寿命”!

饥饿感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为了让实验果蝇处于饥饿的状态,研究人员减少了实验组的膳食BCAAs摄入量,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低BCAA组的果蝇实际上消耗了更多的食物,这意味着膳食BCAAs减少了会导致更强烈和更持久的饥饿感。
与高BCAA组相比,“饥饿”的低BCAA组消耗了更多的热量、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但寿命却明显更长!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减缓衰老的是饥饿本身,而不是进食行为或食物的能量特性。
饥饿延长了果蝇的寿命
事实上,饥饿感源自编码进食动机的神经元群。为了重新证实“饥饿本身可以延长寿命”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了更直接的方法——光遗传学技术,利用每天12小时的红光照射,刺激果蝇的神经元,诱发饥饿状态。
结果发现,饥饿的果蝇看到食物确实“大吃特吃”,它们的食物摄入量是对照组的两倍!但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果蝇实际寿命更长。
再次证实饥饿感是“长寿之本”。
当然,一切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基因的改变。在低BCAAs饮食的一周内,果蝇头部和大脑中的组蛋白H3丰度和组蛋白H3K9乙酰化显著降低,正是组蛋白H3.3表达的急剧增加刺激了果蝇进食。
这种较长时间的饥饿感似乎也会改变果蝇消耗蛋白质的设定值,从而对衰老产生有益的影响。
支链氨基酸BCAAs会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H3丰度
正如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Scott Pletcher博士所说,这项研究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发现食物提供的营养量并不是“热量限制”带来好处的关键,而是 饥饿本感身就足以延长寿命。
看来“饥饿感”就是“唐僧肉”!如果你又想炫饭又想延长你的寿命,那就只能希望科学家早日找到刺激人类饥饿的方法了~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新医事”,版权均属于新医学事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新医事”。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或系自媒体发布的内容,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