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

发布日期:

2024-07-11

简要介绍: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内胚窦瘤,我国青春期前YST发病率每年2~3人/100万,与美国人群发病率一致。YST常见发病部位为儿童睾丸,平均年龄<3岁;其次为卵巢,平均年龄7.5岁;性腺外YST好发于人体中线如骶尾部、盆腹腔、纵隔、子宫颈、阴道和椎管等。WHO(2023)儿童生殖细胞肿瘤分类将睾丸YST分为青春期前型(I型)和青春期后型(Ⅱ型)。绝大多数YST患者为青春期前型,患者年龄常<6岁(3个月~8岁);青春期后型YST临床罕见,其可能与曲细精管内原位生殖细胞肿瘤有关。

为提高国内儿科病理医师对YST的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和其它多个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专家充分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临床医师考虑为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例均应检测肿瘤标志物AFP和HCG(2)取材时应广泛选取不同颜色、质地的实性区、囊性区、黏液区、出血坏死区瘤组织和可疑浸润的瘤旁组织。若术前患者外周血AFP明显增高,但初次取材镜检未找到YST成分的病例:或病理诊断为畸胎瘤,而术后AFP水平仍然高的病例,建议将剩余瘤组织全部取材、镜下仔细寻找YST成分(3)镜检时应寻找典型的YST结构和可疑的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结合免疫组化标志物进行综合判断。本文现对YST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规范化取材和病理诊断等进行阐述,以进步规范儿童YST的病理诊断。

中国儿童颅外卵黄囊瘤病理诊断规范化专家共识.pdf